「華友聯i世界」全台首棟古蹟與住宅共存大樓完工 公私協力保存古蹟

記者 林耀文/高雄報導 2022-09-30 18:15
高雄市政府為串接左營舊城重現舊城榮光,自105年起開始推動再造歷史現場-左營見城計畫,4年前華友聯集團於左營區南門圓環旁啟文路規劃「華友聯i世界」新建案時,啟文路旁基地A棟前方發現疑似城牆石材構件,經高市文化局專案小組現勘後確認為左營舊城城牆殘蹟,當下協調華友聯集團停工並啟動暫定古蹟機制。後續文化局與華友聯集團多次開會協商,將建案變更設計退縮,使古蹟成為戶外景觀設計主軸,讓開放空間變大,視野更廣。今年6月「華友聯i世界」完工,成為全台第一棟「住宅與古蹟共存的住宅大廈」。

高市府文化局積極推動左營見城計畫,陸續修復各段城牆、恢復護城河通水,興建空中馬道串接大小龜山,以串接舊城,重現舊城。在見城計畫的推動期間,107年華友聯集團於南門啟文路口新建案進行興建工程,經文化局巡查人員發現疑似城牆石材構件。
後由文化局邀集文資委員組成專案小組現勘,確認出土物件為鳳山縣舊城築城材料,研判該地極可能有城牆殘蹟存在,即協調華友聯集團暫停施工。最後經由考古發掘後發現總長約50公尺長,具有城墻排水功能的水關,確認為南門段城牆殘蹟,並於同年經高雄市文資審議委員會審議指定為市定古蹟。

今(30)日下午,華友聯集團邀請見城計畫的重要推手高雄副市長史哲與當時參與審議的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共同見證保存的成果與水關的再現。
史哲表示,此案在與華友聯集團協商過程中,可以充分感受華友聯集團的誠意,因為建案變更設計退縮建築範圍會減少可以販售的範圍,對建商來說是一大損失。但也因為退縮設計將重要文化資產保存下來,感謝華友聯集團為文化資產保存的付出,這是市府執行見城計畫公私協力的重要成果,也是公部門與民間為文化資產保存的典範。
華友聯集團董事長陸炤廷則說,當時開挖到古蹟時本建案「I世界」已預售銷售,為此更改規劃為了退縮,原A棟設計一層6戶更改為5戶,減少36個車位,可銷售的房屋與車位價值超過5千萬元以上。但考量保存古蹟,原已完售的14戶,逐戶跟客戶溝通解除或更換合約,並因公設及地下室之變更逐戶修改合約,過程雖然辛苦但幸能取得住戶之諒解,成就了今天的古蹟保存。


陸炤廷欣慰表示,也因城牆咕咾石的啟發,本案特別引進新銳藝術家黃立穎的畫作,甚至費時一周,親自在社區公設壁面就地創作,高達5.6*6米之巨幅作品,同時也創作多幅畫作設置於社區藝術走廊,將文化、藝術由外引進室內,公私合作終造就今日的共好建築。
高市府文化局強調,左營舊城為國內目前仍存的清代城池中保存規模最大、最完整者。但此段殘蹟早在日治時期因開拓高楠公路而消失,只存留在舊地籍圖上,此次的發現可以說是為左營舊城拚上一塊重要的拼圖。而建商進行保存並以其紋理為主軸進行戶外景觀設計,並適度展現水關及城牆殘蹟,是古蹟與社區共融的良好示範。